高三心理問答 二維碼
171
發表時間:2013-11-26 08:46 高三心理問答 1.考前十幾天,應如何調整心理狀態? 考前這段時間,要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以下幾點不妨考慮: 對時間的認識上,記住每個人都是相同的,你剩下幾天,別人也剩下幾天。 對于知識準備上,記住知識是準備不完的,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對于每個人都一樣。 適度調整情緒,無論現在什么狀態,先接納然后嘗試改變,多些積極的暗示,多對自己說:“我能行”、“又一次顯示我能力的機會來了”等。 遵循身心發展規律,5月份應該轉變學習規律,學習狀態逐漸向白天高考考試時間調整,因為高考的時間是白天,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文理搭配。 進行必要的考前減壓。不打疲勞戰術,不迷信,高考期待要適當,多和同學、朋友、老師、家長交流,內容以學業以外的內容為好,時間以每天不超過15分鐘為宜。 最后,送給你們一句話,方法總比困難多。 2.如何看待模擬考試? 很多同學把考前的模擬考試看得很重,認為模擬考試就是高考的提前進行,模擬成績直接決定高考的成績。有些同學的經驗告訴我們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更多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比例是非常低的。之所以叫模擬,說明它本身就不是高考,假如我們高考前的考試不是很理想,但這些考試結束后,在高考中,你再遇到這樣的題型的時候,能自信地答對,那么這個模擬考試就是值得的。 3.我是一名高三的學生,從高三開始她就患上了頭疼的毛病,時不時地發作一陣,生活學習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父母帶我去醫院做了各項檢查,也吃了一段時間的西藥,結果都沒有效果。 你可能有考前焦慮癥“考前焦慮癥”并不是醫學上專屬的特定疾病診斷名詞,而是泛指因考試壓力過大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緊張癥狀;即將面臨考試的你,或是這些你的父母,因為擔心太多,導致心理與身體上的過度負擔,進而在行為上或言語上表現出不安與浮躁的現象,結果不能發揮正常的認知功能,注意力和觀察力衰退。“考前焦慮癥”常出現的生理癥狀,包括失眠、頭暈、頭痛、胸悶、心悸、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食欲差、胃腸不適、便秘、腹瀉、胸悶、心悸、尿頻、睡后易醒、嗜睡、全身無力、習慣性情緒低落等。這些伴隨考試而引發的生理、心理上的緊張癥狀,通常會在考試過后、壓力舒解的情況下痊愈,并不需接受治療;不過,出現身體嚴重不適的你,就有必要尋求專業的幫助,否則恐怕會影響考試的臨場表現,甚至演變成長期的憂郁傾向。 我這里提出三招應對“考前焦慮癥” 第一招:平常一定要學會“小題大做”。要學會“調整呼吸”,以此來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然而很多人卻不以為然,認為呼吸是件很小的事,人人都會做,結果是平常疏于練習,該到用時自然發揮不了效用。其實“調整呼吸”相當重要且最為實用。它能放松肌肉,調動想像,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自己來完成。呼吸一般控制在一分鐘六次:每次吸氣四秒,吐氣六秒。每天做兩個五分鐘,堅持兩周以上。試試看,對緩解焦慮、緊張的情緒特別管用。 第二招:做事情之前在心里預演一遍。把自己即將參加的情景先在腦子里想像一遍,例如考試當天早上起來再把什么復習一下,進考場前如何給自己一些鼓勵,考試時拿到試卷先從拿手的題目做起……把未來要做的事,在頭腦中“預演”一遍,像放電影一樣,越詳細越清晰越好,對潛在的困難事先想好應對方法,并給自己一點積極暗示,對自己說一定行。但也要避免不符合實際的空想妄想。 第三招:父母不要過分焦慮。情緒不僅通過言語,還會通過我們的一舉一動甚至神情傳染給孩子,所以父母也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度關愛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壓力,自己首先做到用平常心看待考試結果。同時要多和孩子溝通,少說多聽理解孩子的煩惱和壓力??记敖箲]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建議父母要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對考前焦慮癥。 4.高考期間出現不想吃東西、食欲不振的情況是什么原因?該怎么辦? 主要因為心理壓力太大了,整個心思都在書本上,沒心思再去吃飯了。很多你都有這種現象。應對這種情況,除了在心理上適當做一些調整之外,在飲食上也要做一些適當的調整。以易消化、膳食纖維、新鮮疏菜為主,這樣胃腸道蠕動會快一些。不要吃那種特別容易上火的東西,不要太多大魚大肉。還要注意烹飪用油,以清淡不油膩、易消化吸收的玉米油為宜。 5.離高考就二十幾天了,感覺壓力很大,怎么辦? (1)正視壓力。俗話說:有了壓力成動力,沒有壓力輕飄飄。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的壓力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而過高或過低的壓力卻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所以,壓力本身并不可怕,很多時侯,人就是因為有壓力而使自己的能力超常發揮。重要的是如何把壓力調整到適度。 (2)制定恰當的高考目標和階段考試的目標,確定適合于自己的復習內容,注重查漏補缺,不對自己提出超出能力和時間的要求。 (3)學會自我減壓訓練--優化情緒當壓力過高,影響到自己的學習效率時,就要學會自我減壓。 (4)方法一自我宣泄:你可以將自己的郁悶心情、緊張情緒向家人、朋友、老師傾訴,或者可以采用跑步、大哭等方式來盡量宣泄自己的情緒。 (5)方法二學會深呼吸:你可以坐著或者躺著,首先要緩慢地吸氣,然后停住幾秒,再吐氣,這樣多反復幾次。 (6)方法三按摩內關穴:你可以用右手的大拇指順時針按摩左手的內關穴,每回36次,能起到調節情緒的功能。 (7)方法四全身肌肉放松法:閉上眼睛,心里默念身體需要放松的部位,同時用心去感受放松的感覺。方法五積極想象:可以盡量回想自己曾經成功的時候,還可以伴隨舒緩的音樂想象明朗舒適的環境。 (8)學會積極自我暗示--增強信心你應當學會積極自我暗示:"我能行!有什么了不起,不過如此而已!" 6.考前失眠怎么辦? (1)按平常作息時間睡覺高考期間的晚上,你應按平常的作息時間按時睡覺。不要試圖早早上床以獲得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早早上床實際上意味著已經開始擔心明天的考試了。而且,這種擔心往往會一直持續到進入考場。但如果上床睡得太晚,也就失掉了幾個小時的寶貴休息時間,一般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 (2)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高考期間的睡眠地點盡量不要改變,這樣能夠使你和平時一樣適應自己原來的睡眠環境。高考期間的氣溫不算高,可能會有點悶熱。你晚上睡覺時,盡量不開空調,可開電扇,房間要開窗通風;如果有蚊蟲,注意不要噴氣味大的殺蟲水。你睡覺后,家長不要大聲喧嘩,也不要頻頻到孩子房中看孩子是否睡著。另外,如果你有蹬被的習慣,家長在凌晨要到房里給孩子蓋被毯,以免孩子著涼。 (3)用誘導法治失眠你臨考失眠,千萬不要服用藥物。家長可給孩子喝杯牛奶,讓孩子看會兒雜志,也可跟孩子聊幾分鐘,內容不要涉及考試。這里給你介紹幾種入睡誘導方法。 方法一:上床后熄燈,躺下仰臥,做一次舒暢的深吸氣,然后徐緩地往外呼氣。在第二次吸氣時,默念:放松、放松......這樣做可防止引起情緒激動的景象占據思想。在誘導中,有時可能會出現亂想情況。這時,一定要堅持按照原來的步驟繼續做下去,如此思想終歸會進入一種松弛境地,睡眠隨之而來。 方法二:熄燈仰臥,先做3-5次深呼吸,然后想象在黑暗中有一個不太亮的白點,并集中注意力控制這一想象中的白點進行緩慢的圓周運動50次,再緩慢地勾畫五角星軌道50次。如果感到心情改變不大,則重復上述意念運動數次,并且不斷暗示自己:我已經睡著了...... 如果兩種方法都試過還是睡不著,也沒關系,年輕人一夜睡不好不會影響高考成績的。 7.眼看高考越來越近了,可我卻不能心無雜念地投入復習,每天總覺得腦子里一片混亂,想做點什么來轉移注意力,卻老是靜不下心,連上課也不能完全靜下心。我告訴自己“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卻完全不起效,就好像自己的思想在受別人控制一樣。結果,在最近的模擬考中,我的總成績掉到全班30名以外。我感到非常煩躁。究竟有什么辦法,能讓我一點都不走神呢? “走神”其實也正常。人的注意力是很難長時間集中的,“走神”其實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小峰的注意力本身沒有什么障礙,只因為臨近高考,他的心理壓力加大,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復習中達不到“心無雜念”的境界,就傾向于自我譴責,將一些正常的心理現象當成了異常。他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越容易對外界刺激過于敏感,結果真的“注意力不集中”了,于是更加苦惱,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難以自拔。 五種方法,教你克服“走神” 高三畢業班的學習任務確實很重,再加上老師、家長的高期望,又給孩子的心理加上一道砝碼;一些同學對成績看得很重,無異是給自己加壓,必然不堪重負。因此,同學們要學會自我減壓,保持一顆平常心。相信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怎樣克服“走神”,下面介紹幾種具體的辦法,供同學們選擇: (1)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能調動心理活動積極性,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如學習時自言自語地提醒自己,“不要分心”、“努力聽講”;也可找幾張小卡片,寫上:“專心聽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句子,然后把它們放在你平時容易看見的地方,如筆盒里、書桌前的墻上,或夾在課本里。無論是上課聽講還是回家寫作業,只要一看到它們,就會提醒自己:“別走神呀!” (2)、情境想象法 無論多么愛走神的學生,當參加重要的考試或競賽時,他也會盡可能地集中注意力作答。因此,每次做作業時,不妨想象自己正參加某次大考或競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使自己真正緊張起來,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平時做作業像考試一樣認真,考試時就能像做作業一樣輕松。 (3)記錄法 給自己準備一個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走神的內容。比如,今天數學課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賽來著,那么就要在本子上做記錄:“數學課——足球賽——約一分鐘半”……這樣記錄幾天以后,你從頭至尾認真看一遍,會發現自己胡思亂想的東西是多么無聊,浪費了多么寶貴的時光。漸漸地,你會對走神越來越厭惡,記錄本上的內容也會隨之越來越少。 (4)自我獎懲法 每次寫作業或復習功課之前,先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從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要完成什么內容,越具體越好。若在規定時間完成了學習計劃,并且始終是專心致志的,就獎勵一下自己:看會電視或聽一下音樂;若由于分神而使計劃落空,就該毫不留情地懲罰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抄單詞或跑樓梯等。 (5)訓練聽課技巧 訓練聽課技巧,一是要作好課前預習,了解老師講課的重難點;二是聽課時根據老師講課的進度,調整聽課心理狀態,重點問題集中精力,次要問題適度放松;三是帶著問題聽講,也可有意識地尋找問題,發現異點,激發聽課興趣;四是努力追尋老師講課的思路,找出自己的疑難點,及時提問。 8.復習時間長,睡眠少,常失眠,上課頭昏腦漲,怎么辦? 睡眠被稱為反向學習,心理科學研究發現,學習的內容在睡眠的過程中也可以得到鞏固。睡眠時間太短,睡得過晚,太興奮,擔心高考成績等等,都有可能造成睡不安穩甚至失眠。下面介紹幾種自我調節快速入睡的方法,不妨一試。 (1)調整心態。心事重重會睡不安穩,解決的辦法是:不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用解決不了的問題為難自己,不為一點小事想不通,不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悲觀失望,以“不為物喜、不為己悲”的境界平衡自己的心態,心中坦然了,睡眠就會好起來。 (2)運動調節。 松緊法:仰臥床上,先讓左手臂與左腿一起伸直與身體成45度角抬起,保持這種姿勢到手腳酸痛,放松;再換右手臂與右腿再重復以上動作,再放松;平躺床上靜聽自己的呼吸聲,不知不覺入睡。 按摩法:仰臥床上,象做眼保健操一樣,大拇指按太陽穴,用二拇指關節先上后下由內往外輪刮眼眶,然后用大拇指肚揉太陽穴、眉心各8個4-8拍,再用手掌捂耳,二拇指從中指滑下敲擊風池穴(頸椎兩側下陷處)24次左右,最后用掌根輕擊頭頂百會穴,放松全身自然入睡。 疲勞法:通過體育鍛煉,如打球、跑步、跳繩、做俯臥撐、仰臥起坐等運動調節身心,或者睡覺前原地立定跳5分鐘以上,讓身體疲勞,有利入睡。 簡易氣功調節:如放松,找到自認為舒服的睡姿,默數自己呼吸的次數,慢慢做深長的呼吸,吸氣時想象氣吸入腹部,呼氣時盡量呼盡,讓疲倦慢慢襲來,悄然入睡。 (3)睡前讀你平時覺得枯燥的復習內容,有利入睡。 (4)有條件的話,可以小音量播放有催眠、安神功效的歌曲。 以上方法任選一種適合自己的試試,如果均無效,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藥。 9.做作業、考試時怎樣減少筆誤? 高三學生的筆誤是一種無意識狀態下的錯誤,很難絕對杜絕,不必為此事煩心,但我們可以做到盡量減少筆誤。 (1)靜能生慧。其實,筆誤反映了一個人內在的心理素質,當一個人精力不集中、心神不寧時筆誤就會增加,反之就會少一點。心寧神靜對減少筆誤很有幫助??记叭绾巫龅叫膶幧耢o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不要想得太多,將思想集中于答題。以一念代萬念,就會心寧神靜。此外,也可以借鑒古代安神術調節心情,方法如下:心系于一物,比如看月,眼睛看著月亮,慢慢地,你可以被眼前的月色所感染,感到心胸也寬廣了許多,雜念自會慢慢消除。當然,沒有月亮時看水觀花都可以,只要讓注意力集中到某個美好的情景中,長時間凝望,心就會平靜,也就起到了安神的效果。這種方法在考前做一做,對減少筆誤有一定的作用。 (2)減少書寫錯誤。文科,特別是語文中的筆誤,常常是書寫跟不上思維速度造成的,特別是作文時,如果思維活躍,寫著前面的內容,腦中可能涌現文中甚至結尾的內容,這時,可先在草稿紙上勾勒出大意,再集中精力寫作。 (3)減少計算錯誤。糾正計算錯誤要從平時的作業入手,養成規范答題的習慣。一是做作業時要專心致志,腦中想著、手上寫著、眼睛看著、嘴里默念著,特別是默念的習慣一養成,就不容易算錯;二是做作業時步驟要全,那樣檢查時才容易發現錯誤;三是平時作業中的計算錯誤不要輕易放過,要找出算錯的原因,用紅筆寫下批語,警誡自己不要重犯類似錯誤。曾有一位學生在高考前為計算錯誤煩惱,我們從他的錯題中找了15條讓他反復做,他做了好多遍才達到了全對。經過這樣的訓練,這位同學的正確率大幅提高了。 10.總是胡思亂想,沒心思復習怎么辦? 把你所有腦中想的念頭都寫在紙上。這樣的好處是:一旦寫下來,這些念頭就不會再滿腦子飛了。寫下后,許多念頭的荒謬可笑便一目了然,自然會被你清除。另外,寫下后,你就可以理智的、有針對性的進行批駁,一個個不合理的念頭被排除掉,心里會好受許多,復習自然集中精力了。 11.努力了為什么成績還是上不去? 這很有可能是對自己缺乏準確的了解。 首先,要找出自己的“弱點”。為此,可對平時每次測驗或考試的得分情況分項進行分析,就可看出自己對知識點和能力點的掌握情況,從而將自己的“弱點”找出來。 第二,針對自己的“弱點”,有針對性地準備一定數量的質量較高的復習資料或訓練材料。確保質量是這一步的關鍵。在這方面,可利用老師這個資源,因為老師手里的資料一般都比較豐富,且老師的辨別力也要比同學們高得多,經驗也多得多。但你絕對不能等老師來找你,一定得主動出擊,主動找老師。 第三,拿出一定時間,針對自己的“弱點”進行定點訓練,這是最重要的,也是實質性的階段。若時間不夠或各點的相關關系不大,則可先選擇一二項提高空間較大或較容易提高的點突破,這樣容易成功,讓自己嘗到甜頭,也給自己增加信心。 這一做法增加了復習的針對性,克服了盲目性,因而不僅增強了效果,而且節省了時間,避免了大量無效勞動。 12、考前緊張不起來怎么辦? 你可采取下述三個措施: 第一,要注意適度的休息、娛樂和鍛煉。不少考生在臨考前為了爭時間,因而拼命地開夜車,并擠占了娛樂和鍛煉時間。這種做法是極不明智的,它帶來了考生身體和心理的疲勞,使得學習效率下降,所以應該予以糾正。 第二,要交換下復習的形式,避免單調機械的刺激產生的厭煩心理。比如編份考題考考自己,把一些要背的書制成磁帶放給自己聽,也可假扮老師而把所要記的東西講演出來等等。 第三,可學國外運動員賽前給自己打氣的辦法,復習之前揮揮拳頭喊幾句或默念幾句振奮精神的口號,或將口號寫成條幅懸掛在墻上,自己動員自己重新樹立拼搏的欲望。 13、考前煩躁不安,看不進書怎么辦? 你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擔心的東西表述清楚,然后再設法否定自己的這種擔心,以解除自己的心理負擔。此外,當考生感到所要復習的東西太多時,則往往會因多而生亂,亂而生煩。所以這類考生的當務之急,是將所要復習的東西按重要性的次序,排列出一個合理有序的復習進程來。 14考砸了一兩門,情緒影響到后面幾門,怎么辦? 很多考生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考砸了一兩門就等于全砸了。實際上在每次考試中,幾乎人人都至少認為自己有一兩門考得不太理想。更何況你考砸了的這一兩門,也可能是太難,因而又算不上考砸了呢?因此考砸了一兩門當看作正常情況,沒必要為此殃及其它。 15、在考場上我最怕有聲音干擾,如遇噪音怎么辦? 有些同學總愛在考后抱怨說,監考老師的腳步聲、周圍同學的翻卷子聲和嘆氣聲,以及考場外發出的某種聲音,干擾了他們的思路。其實他們所感受到的這些躁音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躁音。心理上的躁音雖然來自聲源,但其分心的效果卻是通過人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的。你越是注意躁音,越是覺得它正在干擾自己,你就會越感到不安,它的分心作用也就越強,所以考生要克服心理性躁音對考試的妨礙,不必去理會它。這樣自己的急躁情緒就會減少,使自己能夠心平氣和地專心于考試。 16、考試時,碰上自己不會的題或想不起的知識怎么辦? 考試時遇到這種情況,切忌慌亂和胡亂嘗試。首先考生應先分析一下自己不會做的大致原因:是忘記了有關知識,還是題目沒理解透徹?或是題目線索太多,自己一時難以理出頭緒?然后再根據自己分析的原因,考慮采取相應的對策。這樣按程序有條理地去做,即使題目仍未解出,也不會去想“這下晚了,我要考砸了”之類無用而有害的事,而是可以自慰自勵:“這題對我難,對別人也難?!?/span> 在考試時,有時會出現某些知識回憶不起來的現象。這時考生因急需解決問題而希望盡快回憶起來,往往就會心里著急,緊張地在記憶中胡亂搜索,企圖“碰上”想要找到的東西。但是這種無秩序搜索的成功率一般都很低,并且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更加重了自己的緊張慌亂。此時正確的策略是應該善于運用聯想,你可聯想老師講這段知識的具體情景,也可聯想與這段知識相關的知識,以尋找回憶的線索。如你忘了哺乳動物有什么特點,那么你就可以通過回憶鳥類的特點來與之對比回憶。 17、時間不多卻有好多題沒做,怎么辦? 考場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亂的情形,莫過于考試時間不多卻仍有許多題沒做完??忌藭r心急如焚,常常是做這道題時想著那道題,而做那道題時又惦記著這道題,結果哪道題也沒做好做完。當這種不利的情況出現時,考生一定要有個合理的目標和合理的決策。所謂合理的目標是指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倘若你這時目標過高而不合理(企圖全部做完全部做對),反而連較低目標(做完做對一部分)也實現不了。有了合理的目標,還要有合理的決策,即此時考生優先選擇的題目,應該是自己比較有把握和分值較高的,而且要考慮所要花費的時間,把三者綜合平衡之后再作出一個明智的選擇方案。
上一篇步行上學有助緩解心理壓力
下一篇提高三復習效率策略
文章分類:
在線咨詢
|